学位点介绍

测绘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简介(招生代码:085704)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5-07-11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 | 广东工业大学测绘工程(招生代码085704)

n学位点简介

2005年学校在“结构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下设立了“土木工程测量与变形监测质量控制”研究方向。2014年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立“土木工程测量与灾害监测”二级学科硕士点。2015年获批广东省首个“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020年12月获批广东省测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1年获批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24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在形变监测技术及灾害成因分析、地球重力场建模及应用、海底地形及海洋环境探测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与优势。


   

学位点设有广东省测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测量、控制测量、3S技术等相关专业实验室4个,各类测量实验仪器齐备,资产总值2000余万元。此外,在广州大学城建有5平方公里实习基地,与广东省多家知名生产单位共建实践基地。

                           


n师资队伍

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共25人,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10人;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学者1人,广东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88%,具有国(境)外访学背景的教师占65%,50岁以下教师占比76%。另有校外兼职导师12人。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学者1人,广东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


                           



n教学科研平台

学位点参与建设有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中心,拥有齐全的测量实验设备;参与建设有广东省建筑业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性能新型建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结构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平台。

                           

紧密结合粤港澳发展建设的重大需求,在大湾区建设中将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如在城市综合开发、电力设施运行监测、矿区地面形变监控等多个领域。近五年,咨询服务到校经费总额900余万元;承担各类横向课题21项,产生社会经济效应8000余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如下:

1.灾害防治: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时序InSAR监测预警平台,部分成果经过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多家知名媒体广泛报道。已经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逐步产业化,为地质灾害防治、输电杆塔及变电站稳定性核查和新增输电线路路线规划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取得了应用单位的高度评价。

2.智慧城市监测:通过分析多源卫星数据与研发先进分析模型,构建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平台,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在广州市和深圳市等合作项目中评估区域地质环境对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对广州塔等重大标志性建筑进行精准形变监测。

3.大湾区建设:深入研究大湾区与南海自然环境与资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海底地形探测、海洋壳幔结构、海平面与海岸线监测、岛礁安全监测、跨海高程基准传递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n教学科研成果

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组部青年千人人才引进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8项,广东省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提升项目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达千万级。此外,近五年横向科研经费达1200余万元。



代表纵向项目名称

项目分类

项目经费

(万元)

基于多源重力场探测数据的联合反演理论与模型研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0.9

空间认知增强高可用高精度手机室内定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3

基于重力梯度的青藏高原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精化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3

多源时序雷达干涉形变信号数据集成与挖掘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6

联合多源重力梯度揭示中国南海地区精细三维莫霍面及其构造含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6

多源数据协同的赤道等离子体泡短期预报模型和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5

融合多源低轨卫星数据解算日时变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2

南海地区三维壳幔方位各向异性结构及其构造意义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9

层次贝叶斯模型融合多源数据反演鄱阳湖流域水储量变化及其成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

融合多类低轨卫星数据探测全球重力场变化的理论和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5

GNSS 电离层监测技术在海啸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5

基于系统结构几何的卫星摄影测量联合平差及其应用效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2
















代表横向项目名称

合同金额

(万元)

广东电科院2024年强台风下灾害链风险评估及洪涝预警评估技术研究

307

云南电科院2022年输变电设备周围地质沉降隐患分析服务技术服务合同

282.1

基于人工智能的3D探地雷达地下病害识别及其在电力工程建设方面的应用

134.3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基坑安全监测、预测与预警技术研究

107.1

项目技术研发

60

激光数据处理软件研制

28.5

校友项目-广州茶滘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捐赠项目

25

基于星载雷达遥感(InSAR)的元善枢纽互通滑坡变形分析及预测平台开发项目

25

基于GNSS的电离层异常扰动历史数据

24

峰开土地整理竣工测量

20.4


近五年,专业教师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9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获科研奖项8项。

                           



n研究方向与培养目标

专业旨在面向全国,培养服务于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与工程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测绘人才。具体如下:

(一)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品行优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思想;学风严谨,富于创新精神,善于开拓进取。

(二)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在测绘及相关领域能够独立从事项目研发、应用及管理;在测绘教育、行政机关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能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三)熟练掌握英语,能阅读本专业英文文献,具备专业科技论文英文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专业以服务大湾区自然资源研究与重大灾害监测与防治为目标,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形变监测方法及应用、地球重力场建模及应用、遥感技术地物提取与建模理论方法研究及应用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n奖助体系

学校设立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10000元/生/学年;二等奖学金6000元/生/学年;三等奖学金2000元/生/学年。一年级覆盖率为100%,二、三年级覆盖率为80%。对在校全日制二、三年级硕士研究生,学校设立各单项奖学金包括优秀硕士研究生干部奖、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奖、社会实践积极分子奖。硕士生入选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可获1万元/年奖学金,若获得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机会,学校将另外提供10万元/年的经费资助。学院合作企业设立的奖学金,如华创测绘奖学金等。

研究生助学金不分等级,100%覆盖,标准为6000元/人年,按每年10个月发放。学校设有硕士研究生兼任教学助理、科研助理、管理助岗位。鼓励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按劳取酬。国家助学贷款亦适用于研究生。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派往的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课题的研究生,按不低于1500元/月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


项目名称

资助类型

年度

总金额

(万元)

资助学生数

国家奖学金

奖学金

2024

2

1

国家助学金

助学金

2024

18.6

43

学业奖学金

奖学金

2024

11.8

19

新生奖学金

奖学金

2024

7

14

国家奖学金

奖学金

2023

2

1

国家助学金

助学金

2023

18.12

39

学业奖学金

奖学金

2023

8

18

华创测绘奖学金

奖学金

2023

2

6

新生奖学金

奖学金

2023

4

8

国家奖学金

奖学金

2022

2

1

国家助学金

助学金

2022

16.8

37

学业奖学金

奖学金

2022

6.4

14

华创测绘奖学金

奖学金

2022

1.4

4

新生奖学金

奖学金

2022

5.5

11

研究生社会实践菁英奖学金

奖学金

2022

0.4

2



n人才培育

专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师生共创”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学术活动与科研项目。近五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余项;6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广东省优秀毕业生、广东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专业定期举办测绘论坛等学术活动,邀请行业知名学者做报告,拓宽学生学科视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代表作

年级姓名

Super Equatorial Plasma Bubbles Over Asian–Pacific Region During the May 2024 Geomagnetic Storm.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25,63: 4113107, https://doi.org/10.1109/TGRS.2025.3583834

2023级专硕  许凡

Seafloor topography refinement from multi-source data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24, 238: 1417-1428, https://doi.org/10.1093/gji/ggae229

2022级学硕  吴椿鸿

Effects of equatorial plasma bubble-induced ionospheric gradients on GNSS PPP-RTK. GPS Solutions, 2024,28: 124, https://doi.org/10.1007/s10291-024-01664-0

2022级学硕  张奋楷

Multivariate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to extract the stripe noise in GRACE harmonic coefficients.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24,238(3): 1742-1754, https://doi.org/10.1093/gji/ggae241

2021级学硕  简光煜

Understanding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subsidence and rebound in the Lianjiang Plain using time-series InSAR with dual-track Sentinel-1 data[J]. Remote Sensing, 2023, 15(13): 3236.

2021级学硕  贺扬帆

Land subsidence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in the West Pearl River Delta from combined InSAR time series, land use and geological dat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2023, 118: 103228.

2020级学硕  刘子悦

An improved method to Moho depth recovery from gravity disturban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22, 127(7): e2022JB024536, https://doi.org/10.1029/2022JB024536

2020级学硕  黎晋博

Equatorial plasma bubble detection using vertical TEC from altimetry satellite. Space Weather,2022, 20: e2022SW003142, https://doi.org/10.1029/2022SW003142

2020级学硕  陈戈伐

GOCE卫星重力梯度观测值的时变重力场变化改正及影响分析. 测绘学报,2021,50(3):324-332. DOI: 10.11947/j.AGCS.2021.20200231

2019级学硕  陈鑑华

一种多尺度重力反演密度方法及系统. 专利号:202410798710.7(发明专利)

2023级学硕  苏世权


                           

专业秉持“五育并举”的教育宗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文体艺术活动,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同时,学院、系所坚持每年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包括“爱行地下铁”、足球杯、篮球赛、“土木•青年说”系列主题学生人文论坛、心理话剧比赛、关爱空巢老人实践服务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n社会资源(科教融合、产学研等)

与10余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为实现学生全方位工程实践训练提供了必要条件。聘请测绘相关知名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作为校外导师,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力,依托学校广工-华为创享社,成立数智城市方向团队,专注于遥感数据处理的算法与系统研发。

校外联合培养基地

平台级别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省级

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

校级

广东省地质测绘院

校级

城乡院(广州)有限公司

校级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校级

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

校级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校级

北京东方至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院级

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院级

深圳市综合交通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院级

南方电网数字平台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院级


                           




n就业去向

本学位点自授予以来,毕业6人,授予硕士学位6人,其中1人前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他5人就职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等企事业单位。从就业分布来看,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广东省内发展,用人单位对本学位点的毕业生评价颇高,均已成为各自单位的核心力量。




n招生科目与招生咨询

本学位点每年参与“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咨询会”,针对招生政策研究生培养与管理、考试科目、导师团队建设、基地联合培养计划及考研经验交流等,为考生提供现场解答。每年不定期举办3-5场不同主题的讲座,内容涵盖研究生报考、招生、推荐免试、培养等,吸引优秀学生报考。

在2023年至2025年间,录取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1人、10人和14人,学生主要是本校本科毕业生。往年分数线皆为国家线。

学位点招生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阶段。初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数学二、测量学与数字测图。复试与录取工作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进行。以同等学力(以报考时为准)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在摄影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变形监测这四科目中任选两门。

广东工业大学自然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人文气息浓郁,学校与学院为一批批才华横溢、多元化的学生提供优越的平台,用科学、技术与学术为21世纪的国家与世界服务。欢迎身怀抱负、志同道合的你一起加入广工测绘大家庭,具体信息可以参考学院网站,或者与我们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学院网站:https://tmjtxy.gdut.edu.cn/

学院招生QQ群:744643763

招生咨询电话:020-39322510

联系人:赵老师

邮箱:34873869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