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点介绍

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专业学位硕士点简介(招生代码:085905)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5-06-23

专业型研究生学位|广东工业大学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招生代码085905)

n学位点简介

我校于2005年获得市政工程二级学科点硕士学位予权、200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点硕士学位授予权,从2011年起按一级学科招生。学科工程实验室总面积约2000m2,实验设备固定资产超500万元。本学位点现拥有8个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并与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紧密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一方面积极响应“水十条”等法规政策,关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致力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污染;另一方面,服务于“十四五”规划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特别是在城市更新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水环境治理等方面。近年来,本专业在传统的水质净化与输配方向上衍生出一些新技术领域:

l智慧水务管理与决策

l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水体治理

l城市水系统智能化

此外,本专业与环境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等其他学科密切关联,不断跨界融合拓宽专业的应用领域,发展机遇和创新空间大。

   


n师资队伍

市政工程二级学科现拥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展现出较好的潜力和活力。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次,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9名,省级教学比赛获奖者3人次,广东工业大学“十佳授课教师”5人。教师队伍具备深厚的学术背景和高度的国际化视野,专业教师团队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占95%,全球前2%高被引科学家4位,同时40%的教师拥有1年以上的海外留学经历;另聘有校外兼职导师4人,博士后2人。

在教学方面有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广东省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负责人、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者、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学观摩比赛获奖者。在科研方面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全球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入围者、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项目入选者、省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在水务行业有“中国水业人物”教学与科研贡献奖获得者、国际水协(IWA)委员、中国水协(CUWA)委员、全国水系统智能化技术研究会理事、广东省土木工程协会给排水分会常务理事、国际SCI期刊青年编委、中文核心期刊编委等。近年来,本专业积极引进优秀青年教师10余名,均毕业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和重庆大学等老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校。此外,还聘请了一批来自业内著名企业的校外指导教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行业需求和职业发展路径。

                           

                                                       

n教学科研平台

本学位点依托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高等高校“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核心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平台。依托“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等教学平台,与30余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的协议,为学生得到全方位工程实践训练提供了丰富资源。

                           

                           

目前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省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州及佛山市校企产学研项目、广东工业大学校级资助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富藻水预警与高效处理技术、新型水处理药剂开发与应用、水工程优化、膜法水处理、水处理化学氧化、管网建模和洪涝仿真模拟等方面已开展系列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


n教学科研成果

近五年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项目13项,广东省科协培育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级科技计划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超550万元。

代表纵向项目名称

项目分类

项目经费

(万元)

Janus膜界面调控臭氧氧化对再生水回用环境用水中总N-亚硝胺控制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9

基于柔性阳极材料的功能化隔网垫片原位电氧化调控纳滤膜生物污染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

近海养殖尾水中本底Cl-原位增效Fe2+/Na2S2O4多相介质体系降解抗生素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

反向曝气型陶瓷膜基原位成型水钠锰矿功能层的净水机理与流态特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9

基于缺陷/异质结耦合强化卤氧化铋可见光催化选择性降解酚类EDCs的增效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4

纳米二氧化锰耦合碳源界面调控强化生物活性炭去除水源水中氨氮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4

安卓API接口式仿生光谱絮凝剂对重金属高效絮凝和解吸回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4

仿生吸附结构磁基聚合物对重金属微污染水的强化絮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5

饮用水中总N-亚硝胺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及控制原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5

Quasi 2D-1D耦合水动力洪涝模拟系统的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8

基于微生物污染层流变特性的微观流场调控纳滤膜污染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5

面向资源化的AB污水处理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205

城市洪涝预测中地表水动力扩散耦合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30

竖向渗蓄处理技术在城市绿地海绵特性改良中的应用和关键方案研究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20


本学位点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牵引,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近五年,专业教师承担横向委托项目超100项,累计合同金额超1900万元;近五年,专业教师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58篇、授权专利100余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4项,获科研奖项10项。


代表横向项目名称

合同金额

(万元)

智慧水务监测技术、管道智慧化监测技术等校企联合合作

200

MBR工艺膜污染控制及减污降碳协同优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82.13

吉安市中心城区雨污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综合服务项目(河西片区)项目技术专项咨询

49.25

普通快滤池滤料失活机制及强化过滤调控技术研究

46.5

东江水源藻类水体图像识别、监测及藻类污染网格化地理信息矩阵预警模型技术研究

46.86

供水管网系统实时水力模型构建及智能控漏方法

118.8

广州市中心城区地下深埋综合管廊给水管道入廊安装关键技术研究

46.6

珠三角水源条件下基于饮用水水质末端控制的超滤膜污染成分识别及控制技术研究

97

基于超滤出水低投量药剂消毒工艺对供水管网水质特征的影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45.25

吸附-絮凝法高效净化重金属水体及其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50

广州市中心城区典型小区DMA漏损量-压力关系模型关键技术研究

49

基于PVDF压力式超滤膜过滤性能评价及老化机制研究(外研费)

48.3

水厂排泥水脱水性能及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沉淀池排泥方式研究

47

基于健康度多级评估的大型复杂管网优化调度决策关键技术研究

48.7

基于XDLVO理论的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强化水厂污泥浓缩技术研究

45.5

水厂能源使用及能耗智能分析技术研究

44.8


n研究方向与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独立担负市政工程领域技术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融合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及产业优势,紧密接轨行业需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面向企业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市政工程技术和市政工程管理人才;

(三)掌握市政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和了解市政工程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运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解决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的问题,校地企多维融合驱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素质及协作能力;

(四)掌握一门外国语,可以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具备基本的听、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本学位点的主要研究方向:

(1)水质净化理论与技术,包括膜处理技术、水处理化学氧化技术等;

(2)管网优化与水质安全保障;

(3)水系统智能化理论与技术;

(4)海绵城市及低影响开发研究与优化;

(5)水工程经济及优化理论。

开设的主要研究生课程包括水工艺基础理论、现代水工程理论与技术、管网优化理论与技术、城市水环境生态规划、新型水处理功能材料、生成式AI驱动工程与科研创新应用、市政工程新进展等。

                           



n奖助体系

学校设立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10000元/生/学年;二等奖学金6000元/生/学年;三等奖学金2000元/生/学年。一年级覆盖率为100%,二、三年级覆盖率为80%。对在校全日制二、三年级硕士研究生,学校设立各单项奖学金包括优秀硕士研究生干部奖、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奖、社会实践积极分子奖。硕士生入选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可获1万元/年奖学金,若获得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机会,学校将另外提供10万元/年的经费资助。

研究生助学金不分等级,100%覆盖,标准为6000元/人年,按每年10个月发放。学校设有硕士研究生兼任教学助理、科研助理、管理助岗位。鼓励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按劳取酬。国家助学贷款亦适用于研究生。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派往的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课题的研究生,按不低于1500元/月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


项目名称

资助类型

年度

总金额(万元)

资助学生数

国家奖学金

奖学金

2024

6

3

2023

8

4

2022

8

4

国家助学金

助学金

2024

43.92

95

2023

32.76

75

2022

26.4

69

学业奖学金

奖学金

2024

28

42

2023

19

31

2022

22

34

新生奖学金

奖学金

2024

14.5

29

2023

19.5

39

2022

13.5

27

研究生社会实践菁英奖学金

奖学金

2024

0.02

1

2023

0.02

1

2022

0.04

2


n人才培育

专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师生共创”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学术活动与科研项目。近五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60篇,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2项。近三年,11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等荣誉。专业定期举办市政研究生论坛等学术活动,邀请行业知名学者做报告,拓宽学生学科视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n社会资源(科教融合、产学研等)

与30余家企业签订了校外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为实现学生全方位工程实践训练提供了必要条件。聘请市政、环境等领域相关知名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作为校外导师,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力。

                           


n就业去向

广东省的水务行业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本专业的就业率连续3年达到100%,毕业生去向多元化,就业渠道和质量持续向好。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遍布政府部门、大型央企、国企、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影响力巨大的优质校友资源。毕业生可就业于城市规划、建筑、市政及其它专业设计研究院,或在建设、水务、环保、城管、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或在水务集团等公用事业单位等,还可就业于建筑工程公司、机电设备安装公司、节能环保公司、医院、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


n优秀校友

                                                   

唐文广,2011年市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建筑设计研究院给排水专业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公司“优秀员工”称号,2023年评为公司“标兵员工”。任职数十年,参与并完成的设计项目30多项,完成10多项设计咨询及机电系统检测咨询,累计共获国家、省级及各类优秀设计个人奖9项。其中中国散裂中子源(以下简称为CSNS)项目成为继英国散裂中子源、美国散裂中子源和日本散裂中子源之后,全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范恒,1988年出生,2014年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市政工程专业,现任职于清远市代建项目管理局房建工程管理一科副科长。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负责清远市燕湖大道道路工程、清远市旅游大道道路工程、清远市公安监管中心建设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投入城市建设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也为清远市的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仇永婷,2020年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土木材料与工程专业,现就职于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等咨询工作。曾参与流域(区域)规划的编写,大、中型工程项目咨询及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等。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基金1项,大型企业科研项目多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中的多项专题研究工作;作为专业负责人完成多个厅局级水网规划。期间,发表SCI论文1篇,专利1项,专著2部。

                                                   

彭健珊,21级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硕士,毕业后进入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攻读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师从龚婷婷研究员,从事饮用水氯/氯铵消毒副产物生成的研究,共发表SCI论文3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获202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4届优秀毕业生。

                                                   

司徒祖祥,共青团员,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2022级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在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读研期间,获得202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生学业一等奖学金2次,通过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硕士研究方向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洪涝预测及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Hydr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另外,以第二作者(导师一作)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n招生科目与招生咨询

本学位点每年参与“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咨询会”,针对招生政策研究生培养与管理、考试科目、导师团队建设、基地联合培养计划及考研经验交流等,为考生提供现场解答。每年不定期举办3-5场不同主题的讲座,内容涵盖研究生报考、招生、推荐免试、培养等,吸引优秀学生报考。

在2022年至2025年间,录取的学生人数分别为27人、28人、29人和33人。学位点招生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阶段。初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工程流体力学。复试与录取工作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进行。以同等学力(以报考时为准)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在水处理微生物学、泵与泵站、建筑环境学、空气调节学这四科目中任选两门。

广东工业大学自然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人文气息浓郁,学校与学院为一批批才华横溢、多元化的学生提供优越的平台,用科学、技术与学术为21世纪的国家与世界服务。欢迎身怀抱负、志同道合的你一起加入广工市政大家庭,具体信息可以参考学院网站,或者与我们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院网站:https://tmjtxy.gdut.edu.cn/

学院招生QQ群:744643763

招生咨询电话:020-39322510

联系人:赵老师

邮箱:34873869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