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点介绍

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专业学位硕士点简介(招生代码:085906)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5-06-23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 | 广东工业大学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招生代码085906)

n学位点简介

该学位点的前身可追溯至广东工业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二级学科。自2006年起,学校便已开始在该二级学科下招收硕士研究生。随着2011年广东工业大学成功获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该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学科体系的升级与拓展,并逐步按一级学科的招生模式开展研究生教育。

   



n师资队伍

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 5人(含副研究员1人),硕士生导师8人(多人获广东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高级实验师1人,教学科研人员14人。同时聘任多位来自行业一线的校外兼职导师,共同构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相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在此基础上,本专业还积极探索与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及海外高校(如英国赫尔大学、诺丁汉大学等)的联合培养模式,进一步拓展学术视野与实践能力。


n教学科研平台

学位点下设流体力学实验室与建筑设备实验室等,实验室总面积达990平方米,配备室内人工太阳模拟发射器、环境气候模拟舱、无人机热环境测试装置、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及便携式颗粒物检测仪、建筑节能与围护结构热成像分析仪、生态绿化屋面实验平台、微通道环路热管可视化实验平台等先进实验设备。

                           

                           

                           

                           


同时,建立了美的楼宇科技、大金、申菱、广州大学城冷站、美格动力、香港明新冷却塔、中山环宇、广东盛樘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东建科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住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设计院、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宏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恒星制冷设备公司等多个运转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实践机会,并为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


     

 

n教学科研成果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欧盟国际合作项目、“十四五”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广东-英国联合项目、英国居里夫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领域项目、广东省重点国别双边联合资助项目、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东莞市建设局项目、广东工业大学校级资助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同时与企业合作开展了多项横向课题研究。

在建筑围护结构及空调系统节能、人工智能与能源利用系统的耦合应用、固体除湿与机柜液冷技术、生态绿化屋面隔热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微通道热管技术、建筑碳排放、室内污染控制及健康效应、智慧城市、相变蓄冷技术、人体热舒适、城市建筑环境与舒适性的动态预测及优化设计等方面已开展系列研究工作。


代表项目名称

项目分类

项目经费

(万元)

Low Energy Dew Point Cooling for Computing Data Centres

欧盟2020研究和创新基金项目

115.65

(欧元)

数据中心低能耗露点冷却技术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

430.0(70.0)

A novel loop-heat-pipe (LHP)-based data centre heat removal and recovery system employing the micro-channels cold/hot plates

2019年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玛丽·居里行动项目

(European Commission Horizon 2020 - Marie Skłodowska-Curie Actions)

22.49

(欧元)

先进绿色城镇能耗及碳排放预测管理与辅助设计平台

广东省重点国别双边联合资助项目

250

Advanced carbon and energy management and eco-design platform for urban districts

英国广东城市创新挑战项目(Innovate UK Newton Fund-China-Guangdong Province)

405

城市大型蓝绿空间季相特征对建成区局地热环境的复合影响机理及建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48

湿热地区高密度居住区空调排热的时变特性及其对街区热环境的影响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项目)

30

数据驱动的冰蓄冷区域供冷系统精密负荷自适应调控机理研究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区域联合基金青年项目

10

工业厂房室内甲醛与PM2.5治理

产学研合作项目

10

新型光伏光热一体墙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项目

30

城市建筑屋面生态农业种植模式构建、小型示范及性能测试评价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15

太阳能直接作用固体除湿空调系统的开发研究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30

高效节能型液冷机柜的开发研究

广东省-中科院战略合作项目

50

新型光伏光热一体墙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项目

30

集中空调系统运行中各能流对总能耗影响的基准能流图法的研究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10

广州白云机场航站楼能耗系统控制模型优化研究

横向课题

150

深圳坪山医院屋面绿化应用示范

横向课题

58.5

绿色城镇辅助设计平台委托研发合同

横向课题

27.5

高效蓄热和换热的相变蓄热装置

横向课题

50


近五年成果:

 



n培养目标

立足国家战略需求,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定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独立担负人工环境工程领域技术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n主要研究方向

 

 


n奖助体系

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10000元/生/学年;二等奖学金6000元/生/学年;三等奖学金2000元/生/学年。一年级覆盖率为100%,二、三年级覆盖率为80%;

对在校全日制二、三年级硕士研究生,学校设立各单项奖学金包括优秀硕士研究生干部奖、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奖、社会实践积极分子奖;

硕士生入选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可获1万元/年奖学金;

若获得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机会,学校将另外提供10万元/年的经费资助;

学院合作企业设立的奖学金;

研究生助学金:不分等级,100%覆盖,标准为6000元/人年,按每年10个月发放。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派往的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课题的研究生,按不低于1500元/月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

学校设有硕士研究生兼任教学助理、科研助理、管理助岗位。鼓励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按劳取酬。国家助学贷款亦适用于研究生。



n人才培育

专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师生共创”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学术活动与科研项目。近五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专业定期举办学术论坛与专题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前沿报告,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学科视野,系统提升了其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同时,专业积极支持并资助学生参与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为其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进一步促进学术成长与专业发展。

                                                                                                 

      



专业秉持“五育并举”的教育宗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文体艺术活动,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同时,学院、系所坚持每年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包括“爱行地下铁”、足球杯、篮球赛、羽毛球赛、“土木•青年说”系列主题学生人文论坛、心理话剧比赛、关爱空巢老人实践服务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n就业去向

本学位点毕业研究生中,部分选择继续深造以提升学术水平:既有赴东京大学、加拿大舍布鲁克大学(University of Sherbrooke)、英国赫尔大学(University of Hull)及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等国际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也有进入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进一步研究的毕业生。此外,部分毕业生通过选调生计划进入公务员系统,为国家治理与地方发展贡献力量。在就业方面,毕业生主要分布于广东省,尤以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为集中就业区域,就业率基本保持在100%。

                                                       

                                                       


n优秀校友



                                                   

廖嘉文,2009级土木工程专业硕士(人工环境工程硕士),2012年研究生毕业后就职于民航中南空管局。现为高级工程师,并担任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校外导师及兼职硕士导师,在校期间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林济楠,本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06级本科,2010级土木工程(暖通方向)硕士研究生。民航中南机场设计研究院(广州)有限公司二分院副院长,党支部副书记,机场工程与运行高级工程师,民航专业工程建设项目评标专家库专家。主要从事民航机场规划设计、低空经济规划、航站楼暖通空调设计,民航绿色低碳节能技术等领域研究。主持、参与珠海金湾、暹粒吴哥、长沙黄花、武汉天河、昆明长水、郑州新郑、丽江三义等大型机场规划设计近百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获软件版权1项,先后获得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优秀设计奖1项,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优秀设计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文清梅,2014级土木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工学硕士,2017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20年博士毕业。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在广东工业大学硕士期间发表高水论文多篇(一篇论文被他引超过200次)及授权发明专利数项,获广东工业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研究生荣誉称号。

                                                   

朱晓东,本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0级本科,免试保送2014级土木工程(暖通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入职保利地产华南公司工作至今。在工作中注重将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严谨务实的品格相结合,积极应对挑战,认真履行职责。期间多次获评“优秀党员”、“季度之星”等荣誉,并于公司内部被评为“青年榜样”,始终以踏实的态度和扎实的业绩赢得同事与公司的认可。

                                                                    

丁泽智,本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2级本科、人工环境工程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潮州新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四级主任科员。

                                                   

潘鑫沛,2015级本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以专业第1名成绩免试保送2019级土木工程(暖通方向)硕士研究生,硕士期间入选校级"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发表SCI顶刊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合计4篇,累计获得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习标兵、院锚牌奖学金、奇信建设英才奖学金等。现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从事关于家居空气及水环境健康净化的先行研究岗位,入职后主导及参与美的集团院A级项目、政府千万级项目,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拥有发明专利3项,所参与项目荣获科技成果鉴定,国家级金桥奖一等奖及省级科技进步奖。目标是实现家电净化领域产业化跨越式发展,成为产研融合的人才形象。

                                                   

钟泽丰,本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7级本科、人工环境工程专业2021级硕士。毕业后入职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技术研发岗位。

                                                   

李方正,2018级本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国家奖学金及“优秀毕业生”称号,并保送至本校2022级人工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硕士期间绩点位列年级前三,获授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表省级期刊论文1篇、SCI三区论文1篇;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二等奖等多项荣誉。毕业后入职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吴锦夏,2022级人工环境工程硕士,在校期间任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学术科技部部长,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2022-2023学年研究生一等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和2022-2023年度“研究生会工作先进个⼈”,2023-2024优秀研究生会骨干,25届校友联络员等多项荣誉。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SCI二区Top论文,开发热管数据神经网络分析软件(登记号2023SR0552112),申请多项专利。毕业后入职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杜展博,本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人工环境工程专业2022级硕士。硕士期间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三等奖1次、一等奖1次),带领本科生团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获校级奖项;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研究,主要承担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及论文撰写工作,后续以第三作者及第二作者身份在SCI一区期刊《Building and Environment》发表论文两篇。毕业后入职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招生科目与招生咨询

本学位点每年参与“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咨询会”,针对招生政策研究生培养与管理、考试科目、导师团队建设、基地联合培养计划及考研经验交流等,为考生提供现场解答。每年不定期举办3-5场不同主题的讲座,内容涵盖研究生报考、招生、推荐免试、培养等,吸引优秀学生报考。

学位点招生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阶段。初试考试科目见下表,在2023年至2025年间,录取分数线皆为工科国家线。复试与录取工作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进行。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同等学力者加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822)工程流体力学

在下列科目中任选两门:

1.水处理微生物学

2.泵与泵站

3.建筑环境

4.空气调节学


广东工业大学自然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人文气息浓郁,学校与学院为一批批才华横溢、多元化的学生提供优越的平台,用科学、技术与学术为21世纪的国家与世界服务。欢迎身怀抱负、志同道合的你一起加入,具体信息可以参考学院网站,或者与我们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学院网站:https://tmjtxy.gdut.edu.cn/

学院招生QQ群:744643763

招生咨询电话:020-39322510

联系人:赵老师

邮箱:3487386982@qq.com